索引号: 11420800559707226P/2024-00036 主题分类: 其他
发布机构: 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 发文日期: 2024-03-06
文 号: 效力状态: 有效

2024年荆门市城市管理工作要点

发布日期:2024-03-07 10:38信息来源:市城管委

2024年,全市城市管理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围绕打造“宜居、韧性、智慧”目标,按照“细管、智管、众管”要求,紧扣九项重点工作,再添措施、再加力度,奋力推动荆门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。

一、不断提升城市颜值

(一)打造“最干净城市”。持续实施深度保洁,实行“三合一”环保作业,加大重点区域作业频次,将深度保洁范围向背街小巷、工业园区、城乡结合部、城市出入通道和城郊集镇延伸。推进3座进城车辆冲洗站运行规范管理、常态化运行。扎实开展暴露垃圾、积存垃圾专项清理整治,打造干净整洁的城乡环境。

(二)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。定期开展市容环境评估,对立面空间、市政设施、街面秩序和广告招牌等进行全面治理,5月底前3个县(市)实现楼顶招牌广告清零。持续开展“十乱”整治。进一步加强餐饮油烟治理,加大对油烟净化设施运行的监管。常态化开展垃圾禁烧和露天烧烤、散装货物及建筑渣土运输抛撒专项整治。

(三)推进美丽街区创建活动。坚持“席地而坐”标准,围绕“物之美、净之美、景之美、治之美”,营造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场景。今年中心城区各区至少打造2个美丽街区(城市客厅),各县市至少打造1个。结合美丽街区创建工作打造城市家具样板区,推进多杆合一、箱体涂装。各地选择重要主干道进行城市家具提升改造示范。

二、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

(四)不断扩大覆盖范围。持续开展示范社区、示范村创建活动,全市创建垃圾分类示范社区35个、示范村100个。因地制宜推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,城区“撤桶并点”小区基本实现全覆盖,中心城区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基本实现全覆盖。农村推广“一坑两桶三上门”分类模式,各县(市、区)至少建成2-3座垃圾分类“生态绿岛”。全市实施垃圾分类的自然村占比和县(市)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均达45%以上。

(五)健全完善收运体系。持续优化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布局,全年新建改造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点480个,新增智能分类交投设施140个,建改垃圾中转站8座,新增一批垃圾转运车。

(六)推进末端设施建设。加快中心城区厨余垃圾处理站项目建设,补齐家庭厨余垃圾处置短板。推动静脉产业园一期运行机制调整优化,确保项目规范稳定运行。加快推进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工程,推动具备条件的县市开展填埋场封场整治。京山市加快建设垃圾焚烧项目。稳步推进全国垃圾分类工作评估提分进位,抓好住建部评估通报问题整改,迎接住建部、住建厅垃圾分类现场督导检查。高标准筹备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调度会。

三、积极推动园林绿化提档升级

(七)推进增绿提质。组织开展城区义务植树,强化植后管护。大力开展植绿补绿,新建改造绿地景观,提高园林绿化精细化管养水平,提升园林景观效果。做好雪后园林绿化恢复工作。新改建一批各具特色的公园绿地,新建口袋公园10个。稳步推进省第四届(鄂州)园博会参展工作。

(八)强化园林行业管理。统筹推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、公园体系规划修编工作,强化“蓝绿”统筹融合。持续开展园林绿化项目方案论证,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绿化设计方案备案制度,进一步规范绿线管理。市本级和京山市、钟祥市高质量完成国家园林城市复查,沙洋县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验收。

(九)推进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。总结推广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经验,健全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管理制度,持续扩大共享范围,提升共享品质。创新“公园+N(文化、课堂、露营、运动)”模式,打造特色公园共享IP,营造多元场景,满足全龄段需求。探索融入党建、社区文化等元素,以“小切口”带动共享成效大提升。

四、持续开展违法建设治理

(十)严格落实“5个第一时间”要求。压紧压实“四级巡查”管控责任,指导街道、社区完善违建管控机制,织密基层网格化巡查网络。持续开展私搭乱建专项整治,对新增违建实行即查即拆,坚决遏制各类新增违建行为。

(十一)持续开展“清违行动”。定期召开督办会、调度会、联席会,解决堵点难点问题。强化部门联动,加强检查督办,持续推进锁定违建处置。重点抓好住宅小区以及破坏自然山体和湖泊水库违建行为的整治。

(十二)深入推进“无违建社区”创建。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,精准推进“无违建社区”创建考评工作,力争年底前合格社区达到中心城区社区总数的30%。积极推动“以街道为主体、以社区为单元”的违建源头治理工作,鼓励社区运用“共同缔造”理念,共谋共管共治,提升基层违建治理水平。

五、切实保障城市安全运行

(十三)强化市政设施精细管护。常态化开展城市道桥隧涵、地下管廊安全隐患治理,实行“一路一策”整改销号。进一步完善市政设施破损缺失问题快速反应机制,加强日常维修养护、安全运行管理。针对雪后市政设施受损情况,开展集中攻坚行动,确保修复工作高质量完成。持续开展窨井盖整治提升三年行动,年底前全市完成3000个新型井盖整治更新任务。开展排水许可专项整治。推动城市道路渠化岛改造。

(十四)加强市政设施日常监测。对城市重点桥梁安装安全健康监测智慧物联设备,接入省级平台,实现城市桥梁巡查、检测、养护、维修全流程信息流通共享。充分运用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(GIS),逐步建立完善排水系统数据库并动态更新,实现排水管网信息化、账册化管理。

(十五)防范应对极端天气。修订应急预案,完善联动机制,细化处置流程,组织开展应急演练,提高应急处置水平。针对春节前后重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应对教训,购置一批铲冰除雪专业设备。定期开展重点部位安全隐患排查整改,落细风险点安全防范措施,全力做好极端天气防范应对工作。

六、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智慧化水平

(十六)推进智慧场景应用。持续推进智慧市容、智慧环卫、智慧市政、智慧园林和城管执法五大场景应用,加强数据分析,强化服务功能。协同推进城市生命线系统、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和智慧城市大脑(二期)平台建设。市级运管服平台顺利通过省级专家验收。加快推进数字化应用相关项目建设。

(十七)推动数据互联互通。县(市、区)全面建成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,高标准完成市、县两级平台对接工作。年底前市级平台覆盖至各县(市、区),所有业务数据接入省级平台,推动城市“一网统管”。

(十八)提升数字化案件办理质效。丰富案件上报类型,将问题采集面扩大到204类396项国标事项。优化管理网格,将关注度较高的区域纳入日常巡查范围,将阶段性重点工作及时纳入监督巡查事项。提高案件按期处置率和办结率。

七、切实加强城管法治建设

(十九)推进执法体制创新。推动街道赋权事项清单动态调整,强化区级城管部门对街道城管领域工作的统筹协调、监督考核。建立“市级移交案件线索、区级指导督促街道执法、街道反馈案件结果”的派单式执法模式,将区、街道案件处置情况纳入城市管理月度考评。探索推进城管进小区进社区。

(二十)开展执法大练兵行动。巩固深化“强转树”专项行动。严格落实城管队伍培训制度,扎实开展理论武装、党性教育、业务培训、队列训练和实战历练,不断提升执法队伍综合素养。持续开展城管队伍大练兵大比武活动,营造比武促学、比武促练、比武促干的浓厚氛围。

(二十一)推进依法行政。深入实施《荆门市城管领域依法行政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(2023—2025)》《荆门市城管领域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(试行)》。开展执法案卷评查、行政执法“三项制度”执行专项督查,统一执法标准,规范执法程序和流程,不断提升执法规范化建设水平。推行广告招牌咨询、建筑渣土备案等微信APP前置服务。深入实施审慎包容监管和“柔性执法”,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。

八、充分发挥督查考评指挥棒作用

(二十二)常态开展巡查考评。定期以城综委名义召开会议,对城市管理重大问题进行调度和督办。继续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带班、机关科室值周、行业专班一线督查及全员夜间轮流巡查工作机制。修改完善县(市、区)城市综合管理检查考核评比办法,对县(市)实行每季度考评、城区实行每月考评。

(二十三)持续开展专项整治。对比分析创城创卫复审反馈问题清单、省城市管理暗访反馈问题清单及每月督查考评问题清单,找出差距根源,找准脱节漏项,定期组织开展集中专项整治行动,推进城市管理问题整改销号。

九、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

(二十四)强化党风廉政建设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,坚定拥护“两个确立”、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加强廉政建设,深化警示教育,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,驰而不息纠“四风”转作风,着力营造风清气正、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。

(二十五)强化能力作风建设。努力提高党员干部“七种能力”、增强“八项本领”,着力提升城管队伍能力素质。大力发扬“一线工作、现场办公、亲力亲为”工作作风。全面推行“721”工作法。进一步擦亮“铿锵蓝玫瑰”等党建品牌,创新打造一批具有城管特色的队伍建设品牌。

(二十六)强化为民服务意识。深化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,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。全市建改城市公厕11座。高标准改造和新建一批服务功能更加完善的城管驿站。扎实推进停车设施建设,全市新增公共停车位4500个以上;加快推进“全市一个停车场”建设,城市停车信息入网率达100%;推动停车平台向县市延伸。扎实开展乡村振兴、包联企业、包联社区等服务工作。

(二十七)强化舆论宣传引导。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,做好信访舆情应对处置。充分发挥报刊、电视等主流媒体和门户网站、城管公众微信号、抖音短视频等网络媒体作用,讲好城管故事,传播城管正能量。

打印 关闭